關注孩子自控力培養的家長,可能都對棉花糖實驗有所耳聞。
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沃爾特·米歇爾教授發現,那些能夠剋制自己不吃第一塊、等待第二塊棉花糖時間長的孩子,學習成績明顯超過了等待時間短的孩子。長大後,他們也有更強的社交能力、更高的體質指數等。
所以,我們推崇著「延遲滿足」,似乎讓孩子學會等待,是懂得人生挫折的第一課。
但是,我們卻常常在生活中看到這樣的例子:父母在場時,孩子顯得格外「有自制力」,而一旦父母不在,孩子就像變了個人,並懇求旁人「不要告訴我媽媽」。
為什麼會這樣呢?我們需不需要刻意訓練孩子呢?這些困惑,實際來自我們對「棉花糖實驗」並不全面的了解,和對「延遲滿足」的誤解。
實驗開始,就明確定義了「延遲滿足能力」——為了獲得將來的更大利益,而自己主動延遲或放棄眼前較小的利益。也就是說,延遲滿足指的是主動延遲滿足:由孩子自己判斷,哪個利益更大,是否等一會兒,也是孩子自己做的決定。
而很多的延遲滿足,都是被動的,是父母的判斷和決定。
另外,實驗本來是說:如果孩子在4、5歲時發展出一定的延遲滿足能力,那麼他長大後取得成就的可能性會更大。
但是實驗並沒有提到如何讓孩子在4、5歲時發展出這個能力,更沒有建議父母要從小訓練孩子。
所以,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,先要知道它的發展與哪些因素有關。
最新的神經發育研究發現,大多數孩子在8-13歲時,都可以發展出一定的延遲滿足能力。同時,根據米歇爾的實驗,延遲滿足需要信任感和良好的情緒。
孩子對我們是否信任,取決於我們是不是支持他。
支持不是事事代勞,也不是滿足孩子所有需求。而是要在態度和感受層面讓孩子實實在在地感覺到:爸爸媽媽愛他,支持他,會和他一起面對困難。
我們想像一下:要求孩子寫完作業才能玩遊戲,用傳統的命令方式,可能孩子迫於壓力執行或者硬碰硬。
這樣的對抗會激發起孩子情緒腦的反應。而要擁有自控力,需要的是激發起他的理性腦。
我們可以先從孩子的感受開始詢問:「不能現在玩遊戲,你是不是很失望?」然後,再觸發孩子的思考:「要不咱們想想寫完作業玩哪個遊戲?」如果孩子開始平靜,還在思考,那就是理性腦開始工作了,慢慢就會通過整合大腦獲得自控力。
由於孩子大腦發育的特點,他們不會理智地思考「媽媽是為我好,希望我能鍛煉自己的能力」,只會根據直接感受判斷。
不要讓這種非黑即白,以偏概全的判斷困擾孩子,要從我們的支持做起。
「延遲滿足」的實驗真相,大多數家長都理解錯了
關注孩子自控力培養的家長,可能都對棉花糖實驗有所耳聞。
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沃爾特·米歇爾教授發現,那些能夠剋制自己不吃第一塊、等待第二塊棉花糖時間長的孩子,學習成績明顯超過了等待時間短的孩子。長大後,他們也有更強的社交能力、更高的體質指數等。
所以,我們推崇著「延遲滿足」,似乎讓孩子學會等待,是懂得人生挫折的第一課。
但是,我們卻常常在生活中看到這樣的例子:父母在場時,孩子顯得格外「有自制力」,而一旦父母不在,孩子就像變了個人,並懇求旁人「不要告訴我媽媽」。
為什麼會這樣呢?我們需不需要刻意訓練孩子呢?這些困惑,實際來自我們對「棉花糖實驗」並不全面的了解,和對「延遲滿足」的誤解。
實驗開始,就明確定義了「延遲滿足能力」——為了獲得將來的更大利益,而自己主動延遲或放棄眼前較小的利益。也就是說,延遲滿足指的是主動延遲滿足:由孩子自己判斷,哪個利益更大,是否等一會兒,也是孩子自己做的決定。
而很多的延遲滿足,都是被動的,是父母的判斷和決定。
另外,實驗本來是說:如果孩子在4、5歲時發展出一定的延遲滿足能力,那麼他長大後取得成就的可能性會更大。
但是實驗並沒有提到如何讓孩子在4、5歲時發展出這個能力,更沒有建議父母要從小訓練孩子。
所以,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,先要知道它的發展與哪些因素有關。
最新的神經發育研究發現,大多數孩子在8-13歲時,都可以發展出一定的延遲滿足能力。同時,根據米歇爾的實驗,延遲滿足需要信任感和良好的情緒。
孩子對我們是否信任,取決於我們是不是支持他。
支持不是事事代勞,也不是滿足孩子所有需求。而是要在態度和感受層面讓孩子實實在在地感覺到:爸爸媽媽愛他,支持他,會和他一起面對困難。
我們想像一下:要求孩子寫完作業才能玩遊戲,用傳統的命令方式,可能孩子迫於壓力執行或者硬碰硬。
這樣的對抗會激發起孩子情緒腦的反應。而要擁有自控力,需要的是激發起他的理性腦。
我們可以先從孩子的感受開始詢問:「不能現在玩遊戲,你是不是很失望?」然後,再觸發孩子的思考:「要不咱們想想寫完作業玩哪個遊戲?」如果孩子開始平靜,還在思考,那就是理性腦開始工作了,慢慢就會通過整合大腦獲得自控力。
由於孩子大腦發育的特點,他們不會理智地思考「媽媽是為我好,希望我能鍛煉自己的能力」,只會根據直接感受判斷。
不要讓這種非黑即白,以偏概全的判斷困擾孩子,要從我們的支持做起。